TUhjnbcbe - 2024/11/5 9:08:00
近年来,林西县紧紧抓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机遇,按照“新主体+大产业+全链条”发展模式,不断完善提升从原辅材料供应到制种、栽培、加工、销售、技术推广等全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林西草原花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影响力。年,林西县各类食用菌种植万棒,总产量吨,产值万元,出口创汇万美元。双层菇棚让小“菌”包长出大“蘑”力寒冬时节,沿着笔直的通村公路,走进轿顶山食用菌产业园区二期,远远看见一排排规格更高、更美观高大的食用菌棚,“这就是今年新建的双层菌棚,能调节温度,夏天太热可降温,初春、初冬过冷能保温,延长出菇期,使菌棒的营养能被充分利用,既节约资源又增加了效益。”林西县五十家子镇轿顶山村党总支书记宝革梅指着新建的双层冷棚介绍道。轿顶山群众阿荣冬季在园区务工,正在给菌棒“种”菌。据了解,草原花菇是人工栽培食用菌,单层冷棚种植出菇期是5个月。但是双层冷棚出菇期可达6个半月。年,林西县五十家子镇双层菌棚种植园区总投资万元,流转土地亩,在东敖包产业园、轿顶山产业园、太平庄食用菌产业园新建双层出菇棚栋,发菌棚94栋。成为了全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双层棚运营后,每个菌棒较冷棚能多出3两菇,按今年菇价,平均一斤菇5元钱,每棚一万棒少说增收1.5万元;多建一层棚成本多2万元,明年投入后年回本还有结余,以后年年有增收,多好的事儿!”五十家子镇分管项目的副镇长潘海涛信心满怀的告诉记者。目前,该县食用菌双层菌棚提质增效项目已接近尾声,农户正陆续往新棚上棒,群众反响和建设成效良好,小花菇正稳稳托起群众的“致富梦”。现代工厂让“农人”变身新时代“工人”走进春盛现代化菌棒生产车间,六条智能、自动标准化生产线在不停作业,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称心的活儿,叉车、装载机来回穿梭……一个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的现代科技农业生产场面令人震撼。“以前在外务工,妻子在家种地养牧,今年听说咱们林西有了大企业招工,就来培训应聘,智能车间工作条件好了,工资也高,一个月块,还能帮帮家里的忙。”任数学是一名通过公司技术培训后上岗的新型技术工人。他主要的工作岗位是将各种原料按照比例搅拌均匀,运送到进料口。“车间目前日产10万棒菌棒,采用的是现代化智能的菌棒生产。拌料灭菌全是机械化作业,菌棒加工全自动化,有工人37名,都是经过岗位培训成为技术工人的。”企业生产部负责人吴林飞介绍。从年浙江三江源公司到林西县考察到现在,五年的时间,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本地群众从“观众”到“零工”,从“农人”到“工人”,从“猫冬”变成“忙冬”,幸福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下一步,林西县将继续深耕产业链条,全力推动春启深加工项目,尽早完成日产9吨复合铝箔袋装和马口铁罐装食用菌罐头、日产食用菌调味品1.25万瓶生产线试运营,投产后,可带动就业人,年可实现产值2亿元。逐步带动更多群众实现“身份”的华丽蜕变,稳定增收,趟出致富新路。循环利用让“废弃”菌棒成了小镇“新能源”眼下,草原花菇丰收季已过,废旧菌棒堆积成山,而在林西县五十家子镇东敖包村食用菌产业园区内,却不见一个废弃菌棒,堆积如山的是小镇“新能源”——颗粒无烟碳。据园区负责人吴树伟介绍,每年菌菇采摘完毕后,留下的废弃菌棒万棒还多,污染周边环境,形成废物垃圾。如今,在废弃菌棒加工车间的转换下,废弃菌棒的利用率达90%,加工成的生物颗粒燃料,发热量高,清洁无污染,比煤的造价低一半,可用于加温烤火炉,发菌棚升温,也可以用于燃烧,既环保又实惠,真正实现了绿色无污染。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1万棒废弃菌棒可产斤颗粒无烟碳,产生效益达元,生产出的颗粒无烟碳可用于企业发菌棚的加温或生产菌棒灭菌,废弃菌棒被充分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节约了成本。”“有了效益,如何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又有了新的方向,生产颗粒无烟碳作为草原花菇产业链的下游环节,主打清洁环保、循环利用,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潜力很大,亟需追加投资、扩大规模。”五十家子镇党委书记王金柱说。“一朵小菌菇,幸福千万家”。如今,站在新起点,朝着新坐标,林西县正在用冲刺的姿态跑出新速度,为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林西样板”。(赵晓彤)来源:林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