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再读知否原著为什么孔嬷嬷的闲聊,就能 [复制链接]

1#

《知否》原著里盛老太太和王大娘子用了十几年的口舌告诉盛弘,林小娘就是个白莲花,根本不是真心爱盛弘,而是自私贪慕虚荣的女人。可盛弘打死都不愿意相信,只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认为是盛老太太和王大娘子对林小娘的偏见。

谁知,孔嬷嬷来到盛府后,在跟盛弘几次闲聊里,就让盛弘彻底看清了林小娘的真面目,不过是打着”真爱“的旗子,假装柔软可欺的模样,让盛弘怜惜,再跟盛弘要各种好处。

尤其是那场惩罚家中女孩的时候,孔嬷嬷不动声色地怒斥了墨兰的自私自利,也告诫了林小娘要安心做好自己妾氏的本分,不要没有规矩,不成体统,一再知错犯错,顺便给了盛弘一个鄙视的眼眸“看看你日夜护着爱着的女人,就这样给你长脸的?”

再就是,华兰初嫁的那晚,林小娘与盛弘一番云雨后,林小娘哭诉着跟盛弘要好处,还说盛老太太和王大娘子的嫁妆就是整个盛府的,应该每个孩子都要得到一样的对待。

林小娘说的每一句话,以及盛弘回答林小娘后,她的反应,跟孔嬷嬷说得一模一样,彻底让盛弘清醒了过来,自己十几年的真爱,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人家是带着目的跟盛弘说“情深似海”的话来欺骗他,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心。

为啥为官“耳聪目明”的盛弘,不愿相信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盛老太太的话,却更相信孔嬷嬷的闲聊里的推演呢?这也许就是“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多少孩子,只愿意听老师的话,而否定父母的说教呢?

盛老太太与盛弘的关系

盛弘是庶子,是盛家老爷子过世后,盛老太太为了年轻时的感情,为重新振作盛家,把盛弘寄养在自己名下的。

盛老太太不仅用嫁妆帮扶盛家二房重新走上经商事业,还是他们整个盛家的支撑者。为了盛弘,盛老太太跟娘家决裂,给他谋划前程,选择王府的嫡次女王娘子做大娘子。

盛老太太因为不是盛弘的亲妈,为了盛弘所谓的”真爱“林小娘,逼着王大娘子喝了林小娘的妾氏茶,允许她进了盛家门里来。不想却给盛家和王大娘子带来十几年的委屈和不堪。

用王大娘子的话说,她就是整个扬州城的笑话,大娘子不当家,由一个妾氏当家,盛弘的“宠妾灭妻”让盛老太太寒心,也让王大娘子怨恨了盛老太太多年。

因为林小娘是被收养在盛老太太那里的,似乎是盛老太太故意给盛弘养的小妾一样,只是因为盛老太太是当年勇毅侯独女,又被寄养在宫里,身份地位特殊,王大娘子只能隐忍着。

卫小娘一尸两命后,盛老太太苦口婆媳地劝说盛弘,林小娘的各种不当的做法,让盛弘对林小娘有所约束的时候,盛弘是嘴上答应着,心里却认为老太太始终不肯原谅他们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

尤其是盛老太太收养明兰而不愿收养墨兰后,盛弘还是对嫡母盛老太太对自己的“爱情结晶”不喜欢,有些许的看法,觉得始终不是亲母子,心不会往一处想的,理解不了他那颗真爱的心。

孔嬷嬷教育女儿的大戏

孔嬷嬷来到盛家后,一眼就看出盛家的根结出自盛弘的偏心。他偏爱自己的真爱林小娘,只要林小娘拿出柔弱不能自持的模样,盛弘就会答应林小娘所有的要求。而被林小娘教养的墨兰跟林小娘一模一样的做派,事事拔尖,处处要强,一不如意,就撒泼说自己是庶出,盛弘不疼惜自己。

孔嬷嬷就让她们姐妹间的矛盾激化后,借着教育女孩子的事情,让林小娘说出那番不该她说的话,顺便指出林小娘的没规矩是什么?再告诉盛弘,自己因为跟盛老太太是好闺蜜,所以才会这样教育女孩子,顺便告诫林小娘“人贵自知”,自己的身份是妾氏,别没大没小,没有体统,随意插话,一再知错犯错,不过是倚仗着盛弘的宠爱。

在教育女孩子那场大戏里,孔嬷嬷直接诛心地指出了墨兰的自私自利,只想自己为家长脸,只想自己在父亲面前有脸面,而不顾及姐妹间的情分,说话刻薄,还不知感恩,说出父亲不疼惜的话语,这些皆是来自官宦家出生的林小娘的教导吗?

孔嬷嬷几句话的连问,字字诛心,让盛弘一下子明白了,自己宠爱的女儿原来是这般没有礼数和教养,自私自利,还妄自刻薄姐妹,持宠而骄,看到自己宠溺的后果,就是家门不幸,也就出现了,后来墨兰私会梁晗,用整个盛家的颜面去攀高枝。

盛弘请教孔嬷嬷京城事

孔嬷嬷初来盛家时盛紘观察孔嬷嬷,见识到孔嬷嬷说话如沐春风,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大方流畅。闲暇时,他借机讨教孔嬷嬷一些京城故事,孔嬷嬷也看在盛老太太面子上,把京中权宦贵胄复杂隐秘的关系挑干系不大的略略说了。

在孔嬷嬷与盛紘闲谈的时候,一语道破他与林小娘的相处模式:

林小娘哭诉自己的卑微可怜,诉说自己对盛弘“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令盛紘心疼哄她,随后林姨娘愈加可怜惶恐自己的将来,哭哭啼啼撒娇卖乖个,盛紘就心软地许她这个那个。

盛弘当下还觉得孔嬷嬷说得有点尴尬,可孔嬷嬷一句话就问住了盛弘:若是林小娘有大娘子那般的家世和嫁妆,她会否与你做小?

当时盛弘觉得那当然,我们之间是真爱,是有真感情的。谁知,华兰出嫁的那夜,盛弘来到林小娘处休息,林小娘眼红华兰的嫁妆,跟盛弘轻轻哭诉,盛弘虽然喝了些酒,也一番温存了,但他突然想起了孔嬷嬷的话,就按照孔嬷嬷的推演,用孔嬷嬷的教的话回了林小娘。

谁知,林小娘的回答跟孔嬷嬷说得一字不差,她果然又开始用孩子未来的辛苦来博取可怜,还说出了她内心真实的想法,用大娘子和盛老太太的嫁妆给墨兰为了添妆的要求。

盛弘就用孔嬷嬷教的三句话试出了他与林小娘之间的“真情”多么可笑,也明白林小娘每次都是用所谓的“真情”来要更多的物质。气得盛弘第一次夜里走出了林西阁,可林小娘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这就是所谓的“说得好听”的人,用嘴甜蜜的话语,温暖有利用价值人的心,不仅打着真爱的旗子,还会柔弱得不能自持,以赢得别人的同情,不过是自私自利地为自己谋求福利罢了。

感情的世界里,不是要听对方如何说,而是要看对方如何做。若林小娘真心爱着盛弘,就不会让盛弘在人前人后没有面子,就不会让盛弘厚着脸皮去用王大娘子和盛老太太的嫁妆为墨兰添妆。

没有感恩的人,跟谁都是利益交易

说到底,林小娘本和盛弘是一路人,都是没有感恩心的人,但盛弘是走仕途的,还是要自己的前程和脸面。所以,在大面上他还是要尊重感恩盛老太太,感恩王家对自己的扶持。

盛老太太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诉盛弘,林小娘的虚伪自私和不择手段,可盛弘始终认为是盛老太太的偏私,因为林小娘给盛老太太丢脸了,所以盛老太太看不上林小娘。

而孔嬷嬷却是用事实给盛弘推演,一点一步地让盛弘看清了林小娘的真实目的,更重要的是,孔嬷嬷根据盛紘所在意的点游说他。

盛紘最在意的莫过于他的前途与盛家的未来,凡是影响盛家未来发展的,他都要亲手杜绝,自然盛弘觉得孔嬷嬷说得对。

再就是,盛弘亲眼见过大伯父如何宠妾灭妻,偌大家产几乎穷尽,若不是有自己嫡母的撑腰和盛维的自己打拼,那一房早就败落潦倒了。

盛弘跟孔嬷嬷的几番闲聊后,感慨孔嬷嬷的厉害之处,也知道自己的错在哪里,所以,他才下定决心重新整顿盛家。

“所谓共情,便是能看透别人的内心和灵*,知道他们的想法、感受他们情绪的能力。”孔嬷嬷早已看透人性的本质,也看透了盛紘的内心需求与渴望,才会因材施教地引导盛弘一步步看清林小娘真实面目,她没有自己说的那么爱盛弘,不过是借着盛弘的爱达到自己的私欲而已。

作者:华贵禅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